《“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发布,成都入选优秀案例

时间 • 2025-08-30 18:54:58
互通
城市

城市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城市间加强连通是推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力量。

在10月26日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发布

2020年初,在中外城市和国际合作机构的支持下,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科尔尼咨询公司共同启动了“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项目研究,评估沿线城市之间各类关键要素的流动情况,经过1年多的研究,形成了《“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从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信息互联六个维度,针对首批选取的22座共建“一带一路”典型城市,总结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互联互通方面的显著特征,对比了国内城市与国际城市在互联互通方面的优势和差距,分享了三个典型城市的优秀实践。

▲《“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发布。

关注信息互联互通

城市数字化智能化将是趋势

“这是全球第一份从城市的角度去研究互联互通的报告。”世界经济论坛物联网与城市转型平台中国区负责人徐亚敏表示,我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希望能够跟各个国家、各个机构和各个经济体携手合作共建,这份《报告》相当于指南针和地图,帮助彼此互相了解那些作为区域发展节点的城市在经济、文化、交往、物流等维度的实力和空间。同时,对于国内城市的外向型发展和构建国际城市的互联网络而言,《报告》可以帮助城市以点带面,牵引“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上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指标体系不仅包括传统“五通”,还新增了数字的互联互通这一指标。徐亚敏表示,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是迈向智能化和数字化,在疫情让经贸人员交流受到局限的当下,数字化联通拓宽了新的维度,将是互联互通的新突破点。《报告》针对性地提出了城市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共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对沿线国家的信息研判和决策具有现实的意义。

成都机遇:

切割胡焕庸线的菱形区域,“双循环”重要节点城市

在此次公布的《“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中,成都入选优秀案例之一。徐亚敏在解读成都互联互通优势时表示,胡焕庸线(指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以东的地方集聚中国36%的土地和96%的人口,包括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切割胡焕庸线的菱形区域,人口近亿,且内部的连接性和外部的连接性都非常强,是“双循环”格局下重要的节点城市。

“从内需的角度来看,成都有着拉动区域发展的内生性的动力;往外走,成都又是中欧班列的起点、‘一带一路’上非常重要的节点城市,是对外贸易和出口的基地。”徐亚敏表示,川渝地区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数字化的发展,是未来重要的增长引擎。

徐亚敏认为,成都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上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四川地区丰富的清洁能源。“用好丰富的水力资源,同时保护好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不管是对于四川地区本身的发展还是辐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摄影王效

实习编辑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