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多个驾校被曝“学时造假”,处罚之外也要深挖根源
需要调查清楚的,恐怕不只是“学时造假”,还有这些驾校的收费模式,是否有巧立名目、重复收费、多收费等
“学时都是刷的,科目三都是靠4小时的练车时间速成的……”近日,来自深圳的梁先生向媒体反映,他报了某驾校的驾考服务,没想到科目二和科目三都被教练要求坐在空车上对着摄像头刷学时,“每15分钟看一下摄像头,偶尔挪一下车,不让发动车辆,也不让练车”。
此情此景,很容易让人想起武侠电影里,两人就往那一站,闭上眼睛,用意念“开打”。时辰一到,胜败已分,这就算完成了比武。然而现实不是小说,武能这么比,驾照可不能这样学。
↑录制学员开车的视频上传机器进行学时代刷
2022年,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发布了新版《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其中明确规定,C1驾照需要完成62个学时,其中“基础和场地驾驶”(科目二)为16个学时,“道路驾驶”(科目三)为24个学时,每学时60分钟。必须达到一定学时,才能参加科目考试,这是经过实践检验和科学测算的。
一些驾校偷工减料,大搞学时造假,势必会导致学员在驾校失去足够的练习,而在现实的道路中找补回来——这哪里是培养驾驶员的驾校,简直就是向道路输送“杀手”的罪恶之源。
顺藤摸瓜,有媒体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联系多家驾校,对方均表示需要空坐在车上“刷学时”,有驾校称可以缴纳200元“代刷”,即录制学员练习车辆的视频上传至机器;还有的驾校推出了“外地班”,称“外地班”监管较松,可以“代刷学时”。明目张胆地违法,何以至此?
这或许和这些驾校畸形的牟利模式有关。报道中有一个细节,梁先生称,报名后他才知道,合同中约定的3680元费用里不仅不包含练车费,还不包含考试费,如果要练车,需支付实际操作培训费200元/小时。
这种收费的荒诞之处就好比,去饭馆点了一桌菜,结果上来的只是盘子和碗筷,饭菜需要另外收费。这不是明摆着宰客是什么?所以,需要调查清楚的,恐怕不只是“学时造假”,还有这些驾校的收费模式,是否有巧立名目、重复收费、多收费等。
这些驾校之所以进行学时造假,目的其实并不难揣测:为了节省成本。毕竟学员少练或者干脆不练,驾校就省了油钱,也避免了车辆磨损。这算盘打得看似响亮,实则危害巨大。驾校出了问题,无疑会把风险转移到现实的交通安全中来。
近年来,类似的“学时造假”不时在多地发生。除了依法依规对涉事驾校进行查处,或许还应在驾校日常培训工作的考核中查漏补缺,堵住弄虚作假的漏洞。要知道,坐在车里不动就把车学了,显然是荒诞的,也是肉眼可以看出的造假行为。在“技术监督”不断进步的当下,更不该让技术上的短板遮蔽了监督之眼。
当然,对于要学车的消费者来说,一是,要在交钱之前就辨别驾校和教练员是否具备培训资质、条件和能力;二是,如果报名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也一定要提高警惕,更不能轻信“包过”“速成”等营销手段。请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驾校也不是法外之地。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李哲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