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天府戏剧季重新回归 原创大型话剧《谭位中》28日上演

时间 • 2025-11-18 23:10:55
话剧
演出
戏剧

从应急管理状态转化为常态化防控后,成都这座热爱戏剧的城市重新迎来了一系列高水准的戏剧演出,此前暂停的第四届天府戏剧季也将回归。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包括话剧《谭位中》、川剧《马前泼水》、昆曲《十五贯》、昆曲《玉簪记》、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等剧目都将精彩上演。其中,12月28日、29日晚7:30,话剧《谭位中》将在成都新声剧场率先拉开大幕。“我们希望通过讲述革命历史真实故事,弘扬地下党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解放做出贡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该剧导演罗威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据了解,为庆祝演出恢复,感谢戏迷朋友长久以来对天府戏剧季的大力支持,话剧《谭位中》为公益演出,未对外售票。

话剧《谭位中》剧照

天府戏剧季荟萃文艺之美

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2021年‘荟萃蓉城’精品剧目惠民展演暨第四届天府戏剧季”于9月17日正式拉开序幕,以精品传统剧目演出,传承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以融入现代审美潮流的多元化剧目,立足现实、启发思考、抒发关怀,激发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与传统文化认同感,荟萃文艺之美,传承中华文化。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次参加戏剧季的戏剧作品有23部,有30余人次获得过中国戏剧梅花奖。据了解,这次戏剧季是以“购票补贴”的形式向广大群众提供各类精品剧目惠民展演的活动。所以此次演出票价均以惠民价格出售,最低票价仅80元,使广大市民能够以最接地气的价格观看国内一流艺术水准的剧目。

同时,第四届天府戏剧季“精品剧目评论”推优活动还通过“观剧+写剧评”的形式,鼓励成都高校学生群体走进剧场欣赏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之美,培养一批“懂艺术、会欣赏”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在成都,每年的戏剧类活动层出不穷,除了本土剧目,还有很多从外地引入的剧目,让大家大饱眼福。”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剧目工作室主任丁鸣评价道。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如“艺术节”“川剧节”等配套活动,大家参与的热情也不错,可以说成都拥有很好的戏剧氛围。丁鸣说,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如何倡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一步培植戏剧土壤尤为重要。“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使年轻人更好地去接触传统文化,培养大家的艺术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丁鸣表示,传统戏剧可以引导大家更多地感受中国戏剧之美,构建中国式审美体系。“未来,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创作的过程中,为以后的戏剧发展培养更多的演创人员。”

复演首台剧目《谭位中》

当地的人演当地的事

因为疫情缘故,戏剧季曾临时暂停。如今,演出重启,戏剧爱好者的快乐又回来了。复演后的首部剧目是话剧《谭位中》,根据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象山地下党员谭位中的真实故事编创,全剧共五幕,从谭位中冒死营救地下党员刘云飞(原型人物)拉开序幕,呈现出新民主主义及民族解放时期共产党员的智慧,演绎了谭位中同志为追求毕生的革命信仰和心中的梦想,矢志不移,无怨无悔。

话剧《谭位中》导演罗威

说到与该剧结缘,四川人艺办公室(党办)主任、该剧导演罗威直言,“我之前了解到这个剧,是听了《谭位中》总编剧李茜芝的介绍,当了解到经费预算和演出团队之后,觉得不可能做一个大戏。然后她很沮丧,随口说了一句,说自己写了这么多剧本,但临近退休了可能也实现不了把一部大戏立上舞台的梦想。这让我非常有感触。可能对我们省级院团来说,大戏从写出来到演出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但对基层剧团来说,却是非常难的。所以就有了应邀赴大英开展剧目创作培训暨话剧《谭位中》创排的想法:首先解决艺术创作人才匮乏的问题,排练厅同时又是舞台剧目创作的培训课堂,让演员在实战中学习,壮大基层创作人才队伍。”

在罗威看来,话剧《谭位中》“既是一部演出剧目,又是四川人艺赴大英县开展舞台艺术‘培训班’的一部毕业作品”。更让他感动的是,尽管剧中大英县的主创并非专业话剧演员,但他们都非常热爱艺术,“剧中大部分演员都是有本职工作的,他们都是在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排戏,甚至有的演员是一家三口齐上阵,可见对艺术的热爱之深。”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罗威在导演过程中也在舞美、演出方式、现代与传统元素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比如在舞美上,我们建立了几个空间的转化,也包括一些场景的变更,通过时空对话推进剧情发展。舞台上,观众还能穿越时空,欣赏到那个年代的舞会呈现。”同时,在传统元素上,罗威还着重强调四川方言的运用,“特别是第五幕象山的那场戏里,基本上都是说大英当地的方言。同时还有对当地原生态情景音乐花锣鼓的展现。”

主创实力强大

用艺术作品为更多英雄发声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部话剧的主创团队非常强大,由四川人艺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董凡担任艺术顾问,罗威执导,潘乃奇编剧,李茜芝总编剧,鲁珉、文亮、曾淑影主演。

在之前的彩排中,该剧艺术顾问董凡也从演员的走位、肢体、台词、发音、注意力、道具、服装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意见。“演话剧一定要投入,要有信念感,我站在舞台上,就是这个人物。你的面部表情,你的眼神都是这个人物。舞台上任何一个人走神的话,观众看得一清二楚。在彩排时我看到了大家的投入,希望在演出时更加投入。”

话剧《谭位中》编剧潘乃奇

从去年获得荷花奖的舞剧《努力餐》,到参与制作和担任文学统筹的歌剧《王光祈》,再到话剧《谭位中》,青年编剧潘乃奇在红色题材创作上颇有心得。“其实每一个地方可能都有着这样的红色资源、红色故事,这就需要我们戏剧工作者从专业角度出发,去挖掘、去加工这些故事。”话剧《谭位中》的编剧工作让潘乃奇意识到,“我们对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了解得并不多,他们得到的社会关注度还不够,这就需要我们用艺术作品为他们发声、讲他们的故事,让更多人走近他们,让他们的精神永远流传并影响后辈。”

而参与这次《谭位中》的排练、演出,也让演员收获良多。剧中饰演谭位中的演员文亮直言,“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到底,永不放弃,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现代年轻人学习。”饰演胥主任的演员何德平也激动地表示:“刚开始到这个剧组我很担忧,但是现在我很自豪,我们能完整的演绎那段感人的历史,再现英雄人物的故事。”

剧中饰演特务头子倪莹娜的,是四川人艺演员曾淑影。“刚开始我会担心自己胜任不了这个角色,毕竟时间紧任务重,又是为建党献礼的大型话剧,所以逼自己每天背台词抠戏,尽快融入角色。”出生于1996年的曾淑影在四川人艺近5年的时间里,共出演了6部大戏和众多小戏。“我每次接到新的角色都会很紧张,我怕自己演得不好,所以只有不断练习,不断剖析人物特点,才能不辜负导演的信任。”这份谨慎和认真的态度,也让曾淑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川剧《马前泼水》演出时间:2022年1月25日19:30演出地点:成都市新声剧场该剧由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国家一级演员蔡少波领衔主演。疫情前未退票的观众,可持原11月27日剧票观看1月25日演出。

昆曲《十五贯》演出时间:2022年3月3日-4日19:30演出地点:成都市新声剧场“一出戏拯救了一个剧种”,浙江昆剧团五代艺术家将同台演出带来昆曲《十五贯》。疫情前未退票的观众,可持原11月4日剧票观看3月3日演出;持原11月5日剧票观看3月4日演出。

昆曲《玉簪记》演出时间:2022年3月5日-6日19:30演出地点:成都市新声剧场“才子佳人嫁良缘”,《玉簪记》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喜剧之一,由文华奖得主杨崑领衔主演。疫情前未退票的观众,可持原11月6日剧票观看3月5日演出;持原11月7日剧票观看3月6日演出。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演出时间:2022年3月11日-12日19:30演出地点:成都市新声剧场一场单纯而神秘的童话故事,一支浪漫的花之圆舞曲。疫情前未退票的观众,可持原11月13日剧票观看3月11日演出,持原11月14日剧票观看3月12日演出。

红星新闻记者任宏伟图据受访者

编辑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