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飞、赵今麦热播新剧,被曝抄袭!
作者丨贺泓源 编辑丨朱益民 近日,由郭京飞、王千源、赵今麦主演的电视剧《漂白》陷入抄袭风波。 一方面,该剧成功刷新爱奇艺刑侦类剧集热度涨速最快纪录。爱奇艺数据显示,开播以来,《漂白》热度快速攀升,开播次日破8000,上线第3日破9000,热度峰值已达9500,成为爱奇艺热度涨速最快的刑侦类剧集。 图片来源:爱奇艺 电视剧《漂白》海报 另一头,2025年1月20日, “爱奇艺的《漂白》创作团队事先没有联系我或南方都市报,在宣发材料中,也没有标示原作出处,在最需要尊重版权的影视圈,居然有如此明目张胆之行为,令人费解。”王猛在他的公众号上提到。 王猛公众号截图 王猛还表示,《漂白》相关案件横跨十来年和近十个省份,牵涉人物众多,初稿写了近6万字,最终成稿1.5万字,耗时一个月。 “《漂白》一文经南方都市报发表后,轰动全国,这是媒体首次完完整整揭示出案件背后的真相和细节。随后各家媒体或跟进,或转发,但在核心事实层面都还是依托南方都市报的报道。”王猛称。 他在文中附上了《漂白》全文。 时至今日,王猛依旧对13年前的报道《漂白》记忆犹新。 他透露,《漂白》这个标题出自《南方都市报》原深度部编辑吴倩。该篇报道的核心事实是:上世纪末,哈尔滨有三男一女,结成团伙,流窜东北、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主要物色夜场多金女,实施哄骗绑架抢劫,然后杀人碎尸灭迹。论危害程度、恶劣影响及潜在危险, 2011年年底,黑龙江有关部门向外界发布“清网行动”成果,其中提到了该案,但四名犯人到底如何得以潜逃多年以及落网细节等均言之不详。《南方都市报》原深度部负责人龙志推断这个案件肯定勾连复杂,于是,安排王猛采访调查。 从2012年年初,他分别去了哈尔滨、吉林、山西兴县、河南柘城、内蒙古包头等地,两个多月内访谈了近百人,通过各种办法,拿到了全部卷宗,并与了解详情的人物都有面谈,完整还原了四名逃犯“漂白”的全过程。 很快,《漂白》抄袭风波有了进展。 该剧出品方为爱奇艺与稻草熊影业。爱奇艺表示,其制作团队是从编剧处购得的版权,这一版权来源为陈枰同名小说《漂白》。 对此,王猛表示,陈枰的小说《漂白》共7部分, 随后,王猛晒出17处明显“抄袭”对比。 王猛列举的小说与报道相似之处(部分) 陈枰也有回应。 1月21日,她在微博中回应称,“身正不怕影子斜,与其在网上蹭热度,不如拿起法律的武器我方定会奉陪。” 陈枰提到,深度报道《漂白》和小说《漂白》是针对同一真实刑事案件创作的作品,彼此享有独立的著作权,且不可侵犯。 关于“抄袭”"盗用”等概念的使用,应当剔除公有领域概念有限表达等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内容。"漂白”概念的使用,明显属于公有领域概念,而非作者独创。深度报道作者提出的所谓“抄袭事实",均属于公有领域内容或有限表达,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仅凭几处大致雷同的词语,在数量上占比不到小说《漂白》字数的1%,不具备核心表达意义也不符合"接触+实质性相似”的侵权要件要求,在法律上不构成抄袭事实。 她在此前一天发布的微博中提到,小说《漂白》始于2016年。 “一名电影制片人找到我,希望邀请我作为编剧,创作一部以‘杨树彬团伙911杀人碎尸案’为原型的电影剧本,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案件。同年,我走访多地,对案件主办人员哈尔滨市公安局副局长许建国和原吉林省刑警大队队长袁韧,进行了详尽的采访,在他们口中,我第一次听到了他们将该团伙洗白身份、逃脱追捕的一系列行为,形容为‘身份漂白’。随后,我还采访了案件主犯杨树彬的弟弟,补充了大量人物细节资料。在充分了解整个案情后,我考虑到仅靠一部电影的体量很难容下众多精彩的内容,于是萌生了将此故事改编为小说的想法。”陈枰称。 小说《漂白》于2022年3月出版。 需要注意的是, 还需看到的是, 事实上,新闻维权确实存在难度。 北京市金洋律师事务所主任姜丹明就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姜丹明还举例,琼瑶起诉于正的《宫锁连城》侵犯了《梅花烙》改编权并胜诉,尽管后者文字表达加大,但还是认定侵权,核心原因就在于《梅花烙》是小说,作者在故事结构、情节上具有很强的原创性。 对于事态演变,姜丹明给了一些分析。 “版权方可以给爱奇艺发律师函或者警告函,如果爱奇艺收到函件认为构成侵权的嫌疑比较大,可能会与版权方协商获得授权,并过对以往的播放给予一定赔偿。爱奇艺如果判断认为不构成侵权,那么版权方下一步可采取的维权措施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发函之后如果爱奇艺还在继续在播出,版权方在诉讼中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因为收到函件后继续播放就构成故意侵权。起诉时,版权方可以把陈枰与爱奇艺列为共同被告。事后,爱奇艺也可以再起诉相关编剧,如果爱奇艺与编剧的合同中明确约定编剧有义务保证不侵犯第三方权利”,他称。 当然,姜丹明的所有预想都建立在侵权属实基础上,而这一点需要法院判决。 此次《漂白》风波暴露的问题还有,基于新闻特殊性,媒体报道版权如何界定。 某种程度上,这已经成为业内刚需。像《我不是药神》《亲爱的》等现实主义影片均参考了大量报道,且最终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 对此,影视业一直有着不同路径。 譬如,光线传媒之类的头部影视公司,会有专门团队负责接洽相关合作。“他们找过我谈可能的改编计划,也希望我介绍采访对象来丰富整个故事。”有头部媒体记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 如此路径,不管是对故事丰满度,还是媒体内容生态都有助力。 此刻,传媒行业正处在调整期。 爱奇艺营收持续下滑,一些纸媒在经营压力下休刊。本来,新闻报道影视化合作是双方共同增量,但前提是互相尊重。 如果能形成新闻报道影视化正循环,这可能才是保卫媒体版权的最佳路径。 本期编辑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