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订单,拼出发展,拼出机遇!经济稳增长,成都拼起来

时间 • 2025-11-10 15:38:54
成都
企业

“砰咚,砰咚”——快递包掉入高速包裹分拣机,挨个排队进入智能识别快递条码的环节。履带每秒运行2.5米,每小时能处理4万件包裹,这些包裹能装满80辆4.2米的货车。

在顺丰四川分拨中心产业园内,快递分拣按秒进行;产业园外,一辆辆快递车辆穿梭前往全国各地;产业园上空,每周一班的“成都—拉合尔”航班稳定开行,搭载着成都造的精密仪器、服装、生活用品等货物,给当地带去便利。

面对疫情中短期冲击与产业结构中长期转型的双重压力,成都迅速推动城市的工作中心回归至经济建设,恢复经济活力与元气——“拼”是这寒冬中最为振奋人心的温度

企业拼生产,刚刚入选“单项冠军”的示范企业昼夜不停;企业家拼发展,“拼抢”首批出海名额赴欧洲抢订单拓市场;政府拼政策、拼服务、拼项目,落实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千方百计提振市场信心,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基本盘。12月8日,成都召开“研究消费促进和文旅市场恢复发展专题会”,从会议安排部署的下一步促进消费和推动文旅市场恢复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来看,本月起成都将上新一系列新消费场景、新文旅产品,同时将出台多项支持举措。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提出“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四个“敢”字彰显关键时刻政策导向,激励成都善拼敢为。

▲依湖而建的天府新区兴隆湖科学城摄影王效

拥抱开放,市场有信心

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周年之际,一列满载电动自行车、石材、瓷砖、灯具等出口商品的国际货运列车从成都双流出发,发往老挝首都万象。这也是中老铁路开通以来,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国际联运链条当中。

当天,还有一班专列从万象开往成都。四川首趟中老铁路进口水果冷链专列从老挝万象南驶出,搭载25柜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盛产的榴莲、龙眼、椰青、香蕉等进口水果,通过冷链集装箱“一箱到底”运往成都国际铁路港。这标志着四川对RCEP国家水果进口铁路直达跨境通道顺利打通,为此后常态化生鲜冷链进出口奠定了基础

▲四川首趟中老铁路进口水果冷链专列发车图据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一条通道,连接的是成都融入“双循环”的决心。前不久,成都入选2022年国家骨干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国际货运通道的打通,让成都建设国家骨干物流基地有了更大底气。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上升,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显示出战略有定力、市场有潜力、政策有合力,对于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成都,一方面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振了市场信心。

12月2日,《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协同推进优化成德眉资区域营商环境的决定》《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布,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上述《决定》和《条例》立足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区域市场一体化,切实回应了市场主体的突出需求。将在服务市场主体、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方面深化改革,将推进市场主体用电、用气服务便利化,将组建咨询帮办团队、建立咨询帮办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相关部门纷纷推出贯彻举措,让法治化营商环境可及可感。

12月7日,来自成都高新区的15家企业迅速集结,准备前往欧洲,拉开“出海招商、出海引智、出海抢单、出海交流”系列商务活动首站序幕。15家企业涵盖商贸、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同时,成都高新区“专精特新”企业联盟也将共同前往德国,实地调研当地“隐形冠军”企业,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在人才共享、科技研发、企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这次机会太难得了,不仅争取到了时间和商机,也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大榕树供应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进平表示,抢回失去的时间,“成都军团”干劲十足。

▲成都高新区“拼经济、抢订单、拓市场”(欧洲站)首发暨成都高新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现场

生产不停,企业有干劲

补短板、锻长板,年末的产业版图上依然热火朝天。

在刚刚落幕的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成都光明光电有限公司刷了一波“显示度”。副总经理刘振禹进行了题为“赋能显示·清晰光明”的主题分享,让行业内外的人都重新认识了这家“单项冠军”企业。它的光电玻璃材料年产销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目前,在航空航天、新能源、微电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越来越多的“光明创造”实现了部分或者完全替代进口,将光电玻璃材料核心技术掌握在了中国人的手中。

“年底了,抓紧生产,我们全力冲刺今年的生产目标。”刘振禹说。

▲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期间,在西部国际博览城展示的5G全息柜摄影王勤

由点及面,一家企业的拼搏奋进,是为了一整条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韧性和安全。

从成都光明光电有限公司的上下游看去,成都已拥有完整的显示产业生态链,聚集了京东方、中光电、TCL等250余家新型显示企业,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3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0万。这样积淀深厚的“阵容”,目标指向“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研发和制造基地。

目前,成都已确立12个产业生态圈,并进一步细化为集成电路等26条重点产业链。26个已然成“链”的重点产业,在“圈”里通联上下游、左右岸,活力增强,在“链”中提升产业能级、核心优势,竞争力彰显。

12月2日,2022成都现代都市农业建圈强链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在四川天府新区举行,总投资354.3亿元的43个项目开工。包含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项目10个;绿色食品项目16个;此外还有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物流、现代种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17个。

▲2022成都现代都市农业建圈强链重大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我们将持续策划包装、推出一批能改变农村形态、产业结构、发展质量的新项目、好项目。”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产业生态圈构建和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重点加大现代种业、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川西林盘建设、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项目的招引力度。同时加大项目促建力度,推动新项目尽早开工、已开工项目加快建设。

全力冲刺的路上,还有许多项目是为了人们出行的便捷、安居的舒适、医疗教育的妥帖。

11月28日,成渝中线高铁正式宣布开工建设,建成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新增一条大通道。12月7日,成自宜高铁与成都南站顺利衔接,为全线铺轨和成都南站春节运输奠定了基础。12月3日,500千伏玉堤变电站成功带电,进入试运行阶段,四川500千伏变电站数量突破60座大关。该站的投运能够优化四川电网骨干结构,一定程度上提升成都电网供电能力,将在今冬的电力保供中发挥重要作用。……

民生项目不断刷新进度,让市民的“幸福”更有保障。“我们将谋划更多直击民生痛点、堵点、难点的项目。”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收官的冲刺速度,定调了来年的开局速度。年底“收官战”的拼搏状态,将打开局面、气象万千。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