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上半年工地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中,已累计发现问题1775个
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出,将致力营造生态惠民场景。“生态惠民”具象为生活场景,就是让“蓝天常见,雪山常现”。
3月2日,成都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2021年上半年工地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数据表明,成都市工地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对空气质量的改善贡献相当大,全市已累计发现扬尘问题1775个,已办结1761个,剩余问题正全力整改中。
累计发现扬尘问题1775个
行动开展以来无重污染天气
“工地扬尘污染贡献占比高、开工建设强度大、领导关注频次密、公众投诉意见多,专项整治行动迫在眉睫。”成都市“三大战役”办副主任旷良义在会上说,但自1月15日全市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成都没有出现重污染天,数据表明全市工地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对空气质量的改善贡献相当大。
“目前来说,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整体推进情况较好。主要在强化示范引领、开展专项行动等方面‘重拳’出击。”旷良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强化示范引领方面,充分发挥标杆工地的示范引领作用,住建、交通运输、水务、公园城市等部门积极打造绿色标杆工地。同时实施帮扶攻坚,常态化督导重点时段、区域、行业精细化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累计发现扬尘问题1775个,已办结1761个,剩余问题正全力整改中。
在专项行动开展方面,市级各部门通过严格查处打击运渣车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驾驶员及运输企业予以顶格处罚,工地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查处渣土运输车辆各类违法行为15221件。
此外,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强化信用惩戒。对施工现场存在未打围施工、裸土建渣未覆盖、未湿法作业等问题直接扣减企业信用分,倒逼企业落实扬尘管控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共扣除施工单位企业信用分8.7分,监理单位企业信用分4.35分,扬尘治理高压态势已初步形成。
运用信息化手段
提升扬尘污染管理效率
在会上,成都市城管委、市公安局交管局、市水务局等部门通报了2021年上半年全市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小微工地点多面广、施工线路长、建设周期短,在小微工地的扬尘污染管控中有什么创新方法?市城管委一级调研员吴晓明表示,市城管委充分利用成都市工地扬尘监控及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信息和监管平台功能,对小微工地现场情况进行每日巡查检查。
“比如利用天府蓝手机APP功能,对小微工地实时巡检,由已在平台注册的工地巡检员按规定将拍摄的工地现场巡检视频上传至平台,再由平台值守人员对视频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和处置工地发生的各类扬尘污染问题。”吴晓明说,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管理手段,提升了扬尘污染管理的效率。
市水务局制定印发了《成都市水务行业绿色标杆工地技术规范》,目前已经完成四批次共计22个水务项目的绿色标杆项目打造。对完成绿色标杆工地打造的项目予以支持,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实施差异化管控。同时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对完成打造的绿色标杆工地及差异化管控政策予以宣传,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引导企业积极打造绿色标杆工地。
在规范渣土运输车辆通行秩序方面,将采取哪些管理措施?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秩序处科长左延华表示,将依托“成都市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监管平台”和公安信息系统,进一步提升完善“智慧工地监管、车辆GPS定位、电子围栏”等各项监管功能,对渣土运输车辆动态信息进行严密监控,实现从源头工地、运输线路到消纳场地的全闭环管理。
“交管部门将于近期依托于‘蓉e行’平台,推出渣土车违法举报模块,发动鼓励广大群众通过网络平台,对渣土运输车辆闯红灯、违反交通标志标线、未密闭运输等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左延华说,要调动社会各界共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渣土车治理工作中来,营造全社会严管整治氛围。
红星新闻记者叶燕肖皓月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