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榜”新一线城市,成都体育献“助攻”

时间 • 2025-10-29 02:30:43
体育
运动
成都

连续6年,成都稳坐新一线城市榜首位置!

5月27日,2021新一线城市峰会在上海举办。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制作的《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在峰会上正式发布,在15个新一线城市名单中,成都高居第一。

根据榜单显示,成都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四个一级维度上都以“100分”领跑新一线城市。

在世界各类城市评价体系中,基本都把举办国际体育赛事、体育社群发育程度、体育产业发达程度、群众健身活跃度等指数纳入评价标准。

本次排行榜也不例外,在“生活方式多样性”细分榜单中,体育运动占据重要比重。运动场馆丰富度、Keep运动指数、腾讯体育爱好者指数三项指标均为考评内容,成都在上述指标排名中,动场馆丰富度、Keep运动指数均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仅次于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体育爱好者指数”方面,腾讯营销大数据也“点名表扬”了成都:“成都、杭州、西安市民,保持了对体育资讯的高度关注。”

可以说,在“霸榜”新一线城市背后,成都体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再次彰显成都活跃的运动基因,凸显赛事名城的建设成效。

1

从场馆丰富度

看成都体育运动蔚然成风

运动场馆的丰富度是考察一座城市运动场所发育是否成熟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项指标也出现在《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生活方式多样性”考评榜单中。

根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解读,其利用大众点评“运动健身”栏目下的健身中心、体育场馆、游泳馆、球类运动、休闲运动等一级类目中的场馆总量数据,综合使用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sDiversityIndex)与平均每类运动场馆数量计算得出了每座城市的运动场馆丰富度指数。

在这项指数呈现中,成都高居新一线城市榜首。

根据市体育局最新统计,2020年,成都各类体育场地数量已超过5万个。全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17平方米,同比增长近15%。成都全年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接纳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23.93万人次。

此外,成都大型体育场馆设施水平也跻身全国前列。截至今年4月底,成都大运会49个场馆已全面完工。

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天府奥体公园等达到国际标准的体育地标拔地而起,体育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市民观赛、锻炼都有了新阵地,文化自信再次充盈,为形成体育运动蔚然成风的城市气质打下坚实保障基础。

东安湖体育公园摄影:嘉楠

2

从运动指数看在成都运动的百种可能

“生活方式多样性”榜单中,Keep运动指数的呈现,则充分说明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在都市生活圈的重要性。

keep数据显示,去年疫情期间,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是“最喜欢在家运动”城市的TOP5。成都人爱运动、好健身的本质一览无余,只要有心,哪哪儿都是打卡点,处处都是竞技场。

现在,人与自然的距离重新拉近,成都人回归户外运动的本身。

今年3月,“成都体育消费新场景100+”榜单正式发布。城市公园、工厂文创、户外营地、全民健身、美丽乡村、旅游景区、商业中心、训练基地等8大类型共计110个成都体育消费类场景跃然而现,遍布全城,织密成网。生动解释了“在成都运动的百种可能”,让“像成都人那样生活”成为时代魅力。

清晨,锦城绿道,在朝阳下奔跑,大口呼吸裹挟着青草与晨露味道的新氧,净心洗肺;午后,江滩公园沙排场,赤脚立沙地,热浪下跳跃扣杀,沐浴阳光,挥汗成雨;夕阳时分,麓客岛湖泊,微风阵阵,勇立潮头,追风逐浪,感受都市滑水的别样魅力。

传统的健身、徒步、游泳、球类运动,新兴的攀岩、滑雪、马术、卡丁车等,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专属玩法,乐享其中。

成都体育消费新场景

为引导鼓励市民加入锻炼队伍,成都还打造了“天府绿道健康行”和“社区运动节”两大全民健身活动品牌,精心设计种类丰富、针对性强的健身项目,精细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4500余场次。

另一方面,运动参与者激增,也倒逼体育服务设施扩容提质增效。今年,市体育局又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指导,契合市民“家门口”的运动需求,加快完善15分钟健身圈。

譬如,加强在天府绿道中打造运动空间,着力推动体育公园建设,丰富运动设施供给。

2021成都市第二届社区运动节

2020年“最具运动活力城市”中,成都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市民体质合格率也提升至93%,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突破700万。

运动之于成都,已深入城市肌理,强健市民体魄,重塑产业格局。

3

体育运动成为成都生活美学新范式

去年11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在对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工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任前集体谈话时指出,体育是优雅时尚的生活方式,是世界交往交融的桥梁纽带。成都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就是要用体育涵养奋进精神,以赛事营造美好生活,让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推动成都走向世界。

而体育运动植根于天府之国的文化基因,理应成为成都生活美学的典型范式,助推成都完成世界赛事名城向世界体育名城再到世界生活名城的历史性跃迁。

据运动成都

编辑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