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智库黎维彬:物联网硬件上有所突破,能为数字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以“数字驱动创新共促经济转型”为主题,红星资本局联合电子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同主办的“怡心湖论坛·中国(西部)数字经济大会”即将拉开帷幕。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家开发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黎维彬在接受红星资本局专访时指出,成都需要借数字经济这个赛道闯出一条路,“但数字经济涉及的面很广,成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做一些主攻方向。”
黎维彬提到了物联网方面的机会。事实上,成都在物联网早有布局,曾出台国内首个中心城市的物联网产业规划。经过十年的发展,成都的物联网产业聚集了光纤传感与通信、可信云计算与大数据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华为双流物联网云创新中心、成都智慧系统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共100余个。
今年9月,工信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其中提出,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
顺应产业发展态势,如今成都又开启了新的一轮物联网规划,发布《成都智能物联网产业规划(2021—2025年)》,计划在5年内建成全国智能物联网产业策源地和聚集地。
黎维彬认为,在物联网硬件上有所突破,能为数字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不少业界机构预测,整个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快速增长,从2019年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增长会达2-2.5倍。中国信通院保守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支出将超过3000亿美元,连接数将翻一番达到20亿以上。业内人士认为,借力人工智能,搭上5G列车,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重回巅峰。
“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多,他们的崛起对拉动西部地区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的上市的公司相对少,黎维彬认为,这并非是这些企业不符合上市要求,而是数字经济还没有完全延伸。
黎维彬还提到,金融方面数字经济应用目前还算空白,银行在应用数据方面可能比实体经济要落后。他认为成都也可以考虑从这个角度突破,“比如能否通过大数据筛选出银行要找的企业,对银行准确的企业融资提供依据。”
“银行和企业之间还是差一个沟通的桥梁。”黎维彬认为,如何发挥融资的作用、金融的作用,还需要大数据来促进。
此前,有专家指出,资本市场跟数字经济是双向赋能的,中国现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目的就是支持新经济。
黎维彬也表示认同,除了资本市场外,他认为数字经济还将对保险、信托、贷款、发展等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王田
责编任志江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